儿子电影简介
一名年轻重犯被送到监狱服刑,却在女惩教员内心投下巨型情绪炸弹。素来理想主义、对监犯仁慈的她,申请调到重犯监禁区,逐步亲近她的猎物,争取他的信任,致力安排他与母亲见面。是母性大发,要拯救这头狂野之狼,抑或被勾起了掩藏多年的暗黑过去,一发不可收拾?毕竟,监狱令人疯狂,不!疯狂与监狱,都只是规训张狂的病征,真相在扭曲力量下根本毫无位置。到头来伦理悬疑、恩怨情仇,可都是存在反思的药引?在呕吐之前,等待偿还的也许太多。
儿子获奖记录
- 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古斯塔夫·莫勒
- 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 火鸟电影大奖(世界)古斯塔夫·莫勒
儿子下载
儿子评论
主要是晚了点悬念和反转,其他方面其实普普通通
在《他人之子》《圣殇》等作品之后还能有这样的人物关系写法,也只有北欧人干得出来了吧。监狱作为关押机构,狱警作为权力的代言人,囚犯作为尚未产生负罪感的故障机器。在以人物为主导,以人物关系为驱动的叙事系统下,竟然能够把这对人物关系作为一组平行参照对应出女主和她儿子的相处模式(控制关系),而后又从一个单元时间开始让男孩倒置为高压角色。恪守主角的叙事视点,情感作为第一生产力,组合成序的视角关系镜头,边框构图与几何线条构筑出内心的牢笼,调度相比导演前作有了很大进步。女主的表演实在是太好了,技术层次如此细密,今年的最佳主角奖稳了。另外,最佳编剧奖的赢面也很大。btw: 要注意片名Sons是复数。@Berlinale74
#10327. 74th Berlinale-主竞赛。7分。这个片名总得把复数翻出来吧,但《儿子们》感觉又很傻……当年就很喜欢导演的电影首作《罪人》,这部片赛前也是最期待的之一。本片大女主应该是主角奖方面最具竞争力的了。叫这个片名自然就逃不过要跟达内兄弟的名作《儿子》来比,idea有一定相似之处(尤其揭底时刻的处理也太像了……),但主角变成母亲且拥有权力的狱警,所讨论的议题就转换成了亲子关系中的相互控制,女主角的心理尤其是移情这一点上写得层次挺丰富的。剧作有个很厉害的技巧,看似写每一笔都在写女主角滥用职权的“复仇”,但实际处处在写她自己的亲子关系模式(甚至都能根据影片情节来反推出一条她与她亲生儿子相处的时间线),这个就相当之高级了。我还挺喜欢本片不和解不原谅不煽情的处理的。
#Berlinale主竞赛 《囚静》test人性,本片question人性,同时包裹了很多其它议题。小masterpiece。没看首映太遗憾了,应该给全体crew献上感谢的掌声。
原来是《罪人》的导演拍的,很惊喜,肉眼可见的进步。监狱片的类型满足做得很到位,结局还有点达内兄弟的意思了。
很吃演员的作品。狱警与囚犯的权力扭转实际上也代表着母亲与儿子的权力扭转,但身份与意图的多义却给两方的扭转赋予了极强的张力效果,因此如何把握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点。这方面两位演员(尤其是女主)确实做的可以,只可惜导演自己的处理还是差了一些
终于在午夜场找到一个能讲好故事的导演了!!满分
复杂的人性关系,从一开始的针对,到之后的试图拯救,再到被反向要挟,直到最后的身份摊牌,在这过程中狱警母亲和囚犯分别占据了主导位置,双方之间的互相拉扯还蛮有张力的,但是觉得从狱警栽赃并致使囚犯被打后再释放善意的转变稍微有点突然。整个过程不仅是一场复仇,一次救赎,更是一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双向审视。母亲透过窗户,看到囚犯母亲眼里的失落,明白了或许有的人就是无药可救的;囚犯透过铁栏,望向失独母亲脸上的悲痛,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摧毁了什么。质问在沉默里蔓延,麻木着每一段有毒的亲子关系,发出无声的呐喊。
#berlinale2024 第一场.. 我他妈也是服了自己.. 开头没认真看误以为男主是女主失散多年的儿子…… 这个误会一直看到结尾… 妈的看到结尾我还以为男主小名叫simon…我还一直在奇怪这是什么心态要这么折磨自己亲儿子,是为了惩罚自己生下个坏种要替世界解决掉他吗… 观影一直在感叹北欧人的境界我真是这辈子达不到… 看了评论才发现自己傻了.. 本身就是个复仇故事… 那好像境界和意味立刻被拉下来了
转变太快